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活动现场。(北京市文联供图)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尹星云)在文化艺术领域,“AI生成”作为创作手段,广泛应用于文字、图像、视频、音频、游戏等领域,加速推动内容行业进入AIGC(AI-Generated Content,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
10月30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34期:“AI与文艺创作:边界的重塑”,邀请专家学者就AI赋能艺术创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展开对谈。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黄悦介绍,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领域逐渐展现出主体性。当下,人工智能已从单纯的工作辅助工具转变为具有创作能力的合作者。AI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多可能性,其不仅能够保护文化遗产,而且通过数字化手段使文化资源更广泛地融入公众生活,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刘梦雅表示, AI技术已深入应用于内容分发、影视剪辑、声音合成等创作流程,助力行业实现降本增效,需要思考如何利用AI工具和传统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审美属性的高质量AI作品。 在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艺术类高校正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AI技术相结合,赋能AI创作和文艺创作。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陈文娟认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合成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大进步,许多创作团队已引入专业AI艺术工作者,利用最新前沿AI技术赋能艺术创作,提高工作效率。陈文娟提出,AI技术不仅在静态艺术创作中展现潜力,还通过交互式作品助力文化传承。如《丝路行旅图》利用AR技术使观众如亲身体验般参与到文化场景中,为全球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萌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创作者将文化遗产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和传播给公众,增强公众参与感和体验感,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李萌认为,在AI技术的帮助下,创作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AI降低了创作门槛,拓宽了创作边界,体现出“人人皆可创作,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特色。
与会专家还表示,当代青少年伴随着数字技术成长,需要相关企业在利益获取和技术伦理之间达成平衡,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技术工作者、创作者,势必要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提升责任意识,倡导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现场交流环节中,围绕AI赋能文艺创作方式、AI创作的原创界定等问题,观众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