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红“小英一家”陷塌房争议:记录生活还是“卖惨”营销

因深陷“卖惨”风波,百万网红@小英一家已停更三天,掉粉超10万,其发布的689个乡村生活视频被淹没在质疑声中。

在互联网世界,小英的形象是一位云南大山里的农妇,家境不好,带着两个孩子,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她乐观坚强,闲暇时间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清苦但真实的生活日常。

@小英一家抖音账号部分视频内容。

这些主打“真实”的视频,给小英及其家人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流量和生意。不到两年,小英从农村家庭主妇转变为冒着“乡土气”的百万网红。最近半年,@小英一家粉丝数从232万,最高涨到约600万;最近30天,其收到的点赞量多达1465.1万。

然而近日,网友们看到了她的B面——这位骑着“三蹦子”运苞谷的农妇,还是一家文化公司的执行董事和一家土特产店的老板娘,一年直播带货额超千万元。

质疑声随之而来。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正考验着这位28岁的农村网红。9月24日,云南省寻甸县委宣传部回应潮新闻,“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需要一段时间。”

业内人士分析,质疑声背后实则是公众对“流量至上”的声讨,也是对带货网红与虚假人设的担忧,反映出全社会对“剧本式”网红的零容忍。

@小英一家账号上的小英照片。

乡村网红带货超千万?

这门生意引争议

“记录真实生活”“记录农村生活”是@小英一家账号中被提及最多的视频主题。

短视频里,她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苞米地割草,铲牛粪,打扫房间,洗衣做饭……但同时她的生活看着又很糟乱,家里杂物乱堆,与丈夫闹矛盾,手机被摔成两半......视频内容被网友总结为:暴力懒惰的丈夫,照顾不完的孩子,干不完的家务,做不完的饭,喂不完的牛,再加上一个勤劳的小英。

视频截图

勤劳艰苦、人穷志坚的人设为小英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实实在在的收益。不少网友评论称,“买货是看到小英不容易”。

飞瓜数据显示,目前@小英一家580余万粉丝中,73.43%为女性,其中浙江IP粉丝35万,位列山东、广东、河南、江苏和云南之后。点赞较多的视频,是小英带娃、下地的生活日常。

关注小英近两年的粉丝赵英琪(化名)介绍,小英平时除了更新日常乡村生活的视频,一个月约有10多场直播带货。

但近日,诸多关于网红小英“卖惨”的争议兴起,有网友纳闷其“赚了这么多钱,家里条件怎么还这么差”“养的牛瘦骨嶙峋”……公众质疑,视频里略显凄凉的画面是否是为了博取流量而刻意为之。

有网友发现,小英视频里的清苦生活与其家庭财富似乎并不匹配。根据企查查显示,小英本名杨早英,名下实际注册过四家公司,目前还存续着一家土特产店、一家文化公司,且她还是这家文化公司的执行董事。此外据九派新闻报道,近一年来,@小英一家一年直播200多场,带货销售额高达上千万元。

至此,公众才发现,小英是“不折不扣的生意人”。部分网友对其发起声讨,称视频内容“都是演的”“劳作是为了拍视频有素材”“过日子为了苦而苦”......受舆论风波影响,连日来,@小英一家抖音账号已经掉粉10余万。

近日,@小英一家在视频中写道“想说点啥但不知道说点啥,我顺其自然吧。”对此,云南寻甸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网上的声音,正在调查核实。

9月24日,潮新闻记者向抖音平台了解最新调查进展,截至发稿前,抖音暂未给予回应。

质疑声中的担忧:

别让卖惨消费公众善良

小英本名杨早英的注册公司信息以及直播间带货业绩。

业内人士分析,质疑小英“卖惨”的声音,反映了网络时代人设的脆弱与人们对真实感情与生活的渴求。人们反感和担忧的是,网红主播通过演绎剧情、虚假人设获得流量,再利用直播带货收割人们的善心与同情,消费公众同情心。

当下,直播带货成为很多网红流量变现的“翻车”集中地,接连让公众产生信任危机。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以苦情人设博取流量牟利,最终剧本人设被揭穿的网红,并非个例。比如一度拥有365万余粉丝的大凉山女孩@凉山孟阳,凭借“父母双亡、辍学养家”的悲情人设走红后,频繁销售核桃、雪燕等农特产品。最终,当地公安调查后发现,这是精心孵化的卖惨网红人设,其带货的假冒农特产品销售额超3000万元,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

主播卖惨博取流量,一直是相关部门和平台重点打击对象。这样的直播乱象,本质上是利用他人的善良牟利,轻则消费人们善心,重责扰乱市场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根据抖音管理规则,存在“无底线博流量”“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等违规行为,将被予以无限期封禁、取消营利权限、禁言、抹除近期增长粉丝等,并将该账号列入平台重点监管名单。

抖音安全中心发布的公告透露,截至目前,抖音“无底线博流量”治理专项团队已介入核实203个热点事件,处罚账号1174个。

专家:警惕网络卖惨产业化

网上流传着一套互联网卖惨的典型“人设”:“好赌的爸生病的妈,年幼的弟弟好强的她”。对比之后,很多网友认为@小英一家视频也有“模式化”痕迹,可以概括为“懒惰的丈夫年幼的娃,勤快的妻子贫穷的家”。

卖惨式带货主播将“卖惨”看成是“卖货”的必要条件,为了卖货,他们必须继续“卖惨”,在两者间循环往复。浙江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喨表示,卖惨并非新鲜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卖惨行为,只要现场观察总能看到破绽。但是在网络时代,大家局限于小小镜头中的一幕,往往很难发现端倪。

这也让一些主播抱着侥幸心理,以“卖惨”欺骗消费。业内人士指出,主播利用观众的同情与关注,操纵观众心理,且违法成本偏低,导致“卖惨式”直播屡禁不绝。

“判定是不是卖惨,关键在于判断分享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分享者的动机。”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君认为,如果分享内容明显夸大或虚构,且目的是为了博取同情和关注,进而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那么就可以认为是卖惨行为。

张君分析,“如果卖惨主播通过虚构或夸大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可能构成诈骗罪。如果卖惨行为被用于商业目的,如通过虚假宣传促进产品销售,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如果卖惨视频误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可能触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外,卖惨还可能涉嫌发布虚假广告,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行为等。张君建议,平台应提高审核力度,对涉嫌卖惨的视频进行严格审查,提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审核效率和准确性。对于违规账号,平台应依法处置,如限制账号功能、封禁账号等,情节严重的还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郭喨认为,目前视频平台没法确保每一个主播的视频展示都真实,需要重点警惕网络卖惨产业化。他建议,平台对卖惨营销需要斩断利益链,鼓励网友监督与举报,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限制相关账号交易,并消除其负面社会影响。

来源:潮新闻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