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深陷抑郁,医生强调:家长的微小改变能成孩子的救命稻草

经历了三次割腕、两次吞药和一次跳河的尝试,14岁的小何对急诊室已经再熟悉不过。两年来,她的生活被抑郁和绝望所笼罩,从头痛、腹痛、胸闷到心慌,再到厌学、易怒和自残,这些症状不仅困扰着她自己,也让家人感到无比疲惫。

然而,在这个家庭中,拒绝和否认是常态。家长经常用诸如“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和“你这样不学习,就是懒!”等言语来回应小何的问题。

爸爸妈妈的改变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委屈让小何逐渐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深藏起来,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她默默伤害着自己——哭喊、划手、撞墙……等到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小何已经被送进了医院接受治疗。

来源:视觉中国

在浙大二院精神科住院期间,小何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经过医疗团队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医生的耐心照护,小何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通过医生的干预,小何的妈妈首先认识到了疾病的严重性。她开始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并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甚至带孩子一起上班。她们一起看电影、做手工、打游戏、旅行;当孩子哭泣时,妈妈会默默地陪着她;当孩子自伤时,妈妈会轻轻地帮她消毒伤口;当孩子需要专业帮助时,妈妈会帮她拨通求助电话,并陪她定期复诊。妈妈没有放弃孩子,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

然而,爸爸最初无法接受孩子不能上学的事实,甚至一度不愿意回家,总是愁眉不展。这对小何的病情恢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幸运的是,爸爸也逐渐察觉到自己的问题。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他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当爸爸展开一丝笑容时,孩子的压抑情绪也减少了一些;当爸爸接受孩子有抑郁症时,孩子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了起来;当爸爸认识到孩子因为生病无法到校,并不再逼迫她时,孩子的自伤行为明显减少;当爸爸能够轻松地说“没事,我们一起活着就行”时,孩子也轻松了许多,并慢慢开始露出笑容……

爱是最好的解药

父母和医生站在同一战线上,一起陪伴着小何。休学一年后,小何主动提出暑期补课,并在开学时返回学校。

小何的案例在青少年中并非罕见。浙大二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潘冰说,自己在门诊常常遇到形形色色的年轻患者,他们有的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回避学校,有的焦虑、心慌、怕见人,有的抑郁、疲惫、缺乏动力,甚至有的出现幻觉、多疑等精神病性症状……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除了专业的医疗帮助外,父母是最重要的治疗师。亲子间健康的关系、顺畅的沟通、用心的陪伴和耐心的引导都能为孩子受伤的心灵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

就像小何一样,她的疾病能够得到治愈并恢复社会功能,除了因为系统规范的治疗外,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成长和改变。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精神科临床医生,潘冰建议爸爸妈妈们做好以下几点,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① 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表达方式;② 接纳自己不是完美的父母;③ 保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注:本文所涉及人名均为化名。

Tags: